最近关于战争的新闻

8月3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在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言。“伊朗寸步不让”。

联合国的最后期限是设给伊朗的,但《环球时报》记者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丝毫没有感受到异样。这天的天气不再像前几天那样阳光明媚,而是刮起了大风,天上的云彩也多了起来。不过,大街上依然车水马龙,人们像往常一样忙碌。记者随便问了几个市民,发现他们都知道最后期限这回事,但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态度与政府非常相似——“我们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有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告诉记者,制裁是把双刃剑,既会对伊朗造成伤害,也会对美国造成损害。再者,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已经持续多年,再制裁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此外,有个小商贩表示担忧,他说,如果制裁更严了,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艰难。

倒是博尔顿那个精确到分钟的最后通牒让世人印象深刻,原来最关心这个最后期限的国家是美国。博尔顿表示,美国希望“8·31”大限一过,就能召集各国高级官员探讨制裁决议的具体措辞,争取在第一时间让伊朗受到制裁。

伊朗究竟会给世界怎样一份答卷呢?对此,各国媒体的猜测惊人地一致:伊朗一定会再次说“不”。CNN认为,在大限到来之前,伊朗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服软、合作的迹象。法新社则以《在大限来临前,伊朗公然挑衅》为标题,路透社做出的结论是“伊朗可能面临制裁”。

其实,伊朗总统内贾德的态度一直很明确。8月29日,内贾德邀布什进行电视辩论,并公然质疑安理会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权威性。8月30日,内贾德表示:“制裁不可能让伊朗停止追求崇高的发展目标,要想解决问题只能通过谈判”。

“我们不会被伊朗人吓着。”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说得很直白。他下周将前往德国柏林,起草一份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草案。《纽约时报》预测了对伊朗制裁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美国将联合其欧洲盟友对伊朗禁运与核能有关的所有设备和材料,并冻结伊朗在海外的资产;第二步,惩罚措施将扩展到禁止伊朗领导人和核研究人员对西方进行访问和旅行,并限制该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活动;第三步,布什政府将要求欧洲金融机构终止对伊朗的贷款,已经有一些瑞士银行同意与美国合作。

不过,“三步走”方案的实施还面临不少潜在波折。虽然美国早已对伊朗实施了单方面出口限制,但欧洲一些国家始终未切断对伊朗技术的出口,尤其是与民用核设施发展相关的技术。俄罗斯在帮助伊朗修建布什尔民用核反应堆项目上也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美国专家称,“布什尔项目将使禁运核设施的制裁计划遭遇瓶颈。”

即使美俄之间能够找到化解分歧的办法,针对伊朗的制裁决议最早也要在9月中旬联合国大会审议才能通过。在此次汇聚各国首脑的大会上,布什将发表演讲。《纽约时报》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将利用这次大会向各方施压,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制裁“三步走”方案的命运。

在“8·31”大限将至之际,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伊朗核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这份报告内容保密,但涉及的伊朗铀浓缩进展和核问题整体进展被外界视为一份颇有影响力的报告。报告究竟会如何影响联合国对伊朗的最终态度呢?媒体分析却截然不同。美联社认为,这份报告可能导致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制裁。而《纽约时报》认为,报告指出伊朗的核活动进展缓慢,表明其铀提炼的纯度不足以制造核武器,可能对制裁产生阻碍。

最近关于战争的新闻,简短概括最近国际新闻关于以色列与战争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表示,虽然给伊朗的最后期限已过,但他不认为安理会会立即对伊朗实施制裁。他说:“我需要和各方保持联系,看看他们打算怎么办。”

制裁可能只是中东局势升级的第一步,危机会否发展到动武的地步,才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8月30日,俄新社邀请了几十位著名专家和政治家讨论“美国进攻伊朗的前景”。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的专家东·苏里科夫认为,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军事冲突不可避免,并很可能在今年爆发。

苏里科夫分析,美国和伊朗国内都有一些势力对发动这场战争感兴趣,内贾德在战争爆发中可巩固自己的政权,并期盼在波斯湾地区的领袖地位,同时美国的鹰派如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也能借战争提升共和党人在国内的政治地位,以及强化美国的“世界警察”形象。

他还提到,在美国攻击伊朗的石油基础设施时,可能导致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这将减弱新兴大国如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发展高度依赖能源。美伊的军事冲突可能会以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为开端。

俄罗斯宪法法院院长顾问弗拉基米尔·奥夫钦斯基认为,美国近年来兴起的“文明冲突”、“反伊斯兰法西斯主义战争”及“反恐战争”都是为进攻伊朗做准备。他还指出,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最近与中国领导签署的石油协议,降低了美伊交战的可能性。

西方媒体对战争的讨论相对较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伊朗敢与美国对抗,是因为意识到美国在中东政治中陷得越深,反而会变得更加脆弱。早前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指出,伊朗对伊拉克什叶派武装的支持,可能与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和阻止伊朗的核野心相关。中东的混乱局势恰是伊朗的利用工具,而美国对此却鲜有承认。

德国媒体则指出,尽管美国没有排除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但实际上采取军事行动的代价很大。之前的南黎危机和伊拉克战争给美国带来不少民众反对声。不可忽视的是一场战争会导致石油价格飙升,从而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因此制裁伊朗成为一种较为合理的策略。

同时,还有媒体分析认为,制裁措施在安理会的通过将困难重重,尤其是俄罗斯等国在伊朗有重要经济利益,不会轻易实施制裁。伊朗问题正如同伊拉克问题,造成了国际社会的分裂,形成两难局面。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表示,伊朗不按照安理会的安排行事,而是拥有自己的时间表。伊朗实际上已经成功分裂了安理会,使得六国在制裁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达到了拖延时间的目的。

一位中国中东专家认为,伊朗敢与美国对抗,是因为认为现在的伊拉克局势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即使核问题不断升级,中东局势短期内不会迅速升级,但形势会更加紧张,伊朗可能受到美国实施的部分军事打击。目前,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掌握并没有失控,伊朗并未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的调查也在持续。伊朗的僵局在于希望与美国单独进行谈判,但由于伊拉克问题的束缚,美国一直拒绝。

伊朗核问题:“深思熟虑”后的拒绝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当前的铀浓缩活动,虽然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是很高,但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目前,伊朗在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核设施中拥有164台用于铀浓缩的离心分离机,并计划在年末扩大至3000台,形成更大规模的生产。而伊朗铀的纯度目前已达到4.8%的水平,因此全面暂停铀浓缩显然是伊朗无法接受的。

关于战争的国内新闻

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12月17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将在一个国际形势动荡的时期开始执政。多种因素将使全球强国面临一个极度不稳定的时期,其不稳定程度或达到几十年来的最高峰。特朗普执政后的数月内,甚至在其执政之前,美国将不得不面对多个严峻危机。这些危机可能出现在以下五个领域,或引发中美俄之间的军事冲突,并导致冲突升级。

1.朝鲜半岛

媒体报道称,奥巴马曾告诫特朗普,朝鲜问题将是其首个重大考验。朝鲜一直在研制弹道导弹,并制造核武器。尽管朝鲜的经济和政治体系岌岌可危,但至今未见崩溃迹象。

另外,韩国也陷入严重政治危机。朝鲜半岛危机可能通过多种方式爆发,包括:美国决定先发制人攻击,消灭朝鲜的导弹,或朝鲜误解美国意图,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政府垮台引发社会混乱。如果朝鲜半岛爆发战争,可能像1950年一样将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拖入战火。

2.叙利亚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胜利似乎为阿萨德政府推动内战进入新阶段铺平了道路。美国并不愿意直接介入阿勒颇的战斗,而是希望集中精力打击伊拉克的“伊斯兰国”。奥巴马政府未反对俄罗斯对阿萨德的支持,而特朗普政府似乎也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虽然最危险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但美军和俄罗斯军队在狭小的叙利亚境内接近“来得很近”。如果双方再发生类似的空袭,将对对方产生负面影响,极可能引发报复。叙利亚境内的恐怖分子、反对派和其它国家势力也会使局势更加复杂,造成误解。

3.网络战争

尽管俄罗斯正针对美国总统选举进行干预,并且中国多次通过网络获取美国军事技术,但中美俄之间未爆发网络战争。然而,越来越多美国大众可能会要求安全机构对中俄网络入侵事件采取必要措施。专家认为,目前中俄实施的网络攻击不会引发网络战争,但如果中国、俄罗斯或其他国家认为自己的攻击不会遭到反击,可能会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

4.南亚

美国媒体称,特朗普可能继续推行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的对印政策,强化美印关系。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得到了美国印度裔的大力支持,这些居民愿意推动政府向巴基斯坦施压。

但特朗普与巴基斯坦之间的通话却推翻了这一预测。特朗普似乎希望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扮演调解者角色,不愿在此事上偏颇于印度。印度和美国的分析家担忧,巴基斯坦可能会将此理解为,美国同意其在克什米尔地区增加军事部署,导致印度加强对边境的防御,防止巴基斯坦进攻。如果印巴决定将冲突升级,难免会导致中国和美国卷入其中。

5.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可能成为最可能爆发战争的地点。近期媒体集中报道特朗普与俄罗斯情报机构的关系。特朗普的一系列行为使外界质疑美国是否会保护北约成员国的安全,可能导致一些正面效应:迫使欧洲增加军事预算,缓解美俄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减轻美国维护其他国家安全的责任。

俄罗斯可能低估美国对波罗的海国家安全的承诺,若采取行动,将挑战这一承诺。而如果俄罗斯对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做出错误判断,可能导致波罗的海地区爆发严重军事冲突。

战争新闻有哪些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的人口被卷入其中,军民死亡达5120余万,战争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多重政治、经济、军事与历史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时代的各种基本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反而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加剧,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间矛盾进一步尖锐。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而为摆脱危机而演变为军国主义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终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首先揭开这场战争的序幕,向中国沈阳地区的驻军发起攻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于德军入侵波兰及西欧各国,此次战争历经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英联邦及殖民地随后也加入对德宣战。由于波兰军备不足,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波兰迅速沦陷,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又对波兰发起进攻,占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9月28日,德国与苏联签订“定界”条约,确立了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区域。

最近关于战争的新闻,简短概括最近国际新闻关于以色列与战争

从战争爆发至1940年5月前,英法一度采取外交策略,试图将德国的侵略目标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国家。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在未宣战的情况下侵占丹麦,并开始入侵挪威。在亲法西斯力量的协助下,法军在挪威战役中被迅速击败。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已开始计划“黄色计划”,于1940年5月10日对法国发动闪电战,意图迅速占领法国。通过空中突击和地面兵力的迅速推进,法军最终陷入不利局面。

1940年6月22日,法国正式签署投降条约,而意大利于1940年中也加入战争。日本则在侵华过程中逐步扩展其占领地域。

由于德意日本实现合并策略,对苏联的入侵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一刻。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进犯苏联。

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在各种军事资源和力量的对抗中,德军迅速侵占俄国大片地区,而俄军则在冬季反攻中逐渐夺回部分控制权。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公开挑起对美战争。

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并取得重大胜利。盟军也在战事中不断调整战略,通过增加对德国工业目标的轰炸,增强对德的不利局面。

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军队在太平洋、亚洲及欧洲进行广泛战役,苏军在1945年力量迅速加强,通过配合反法西斯同盟,快速入侵敌方阵地。

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战斗最终实施全面收官,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改变了人类命运与历史走向,其爆发与进行均是由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真正使各国及人民解放走向了新变革。

近几周的十条重要新闻

1.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访问大陆,国共两党高层将举行会谈;

2. 尼泊尔大地震致使西藏等地受影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严重;

3. 中国发布百人红色通缉令,全球追捕外逃人员;

4. 济南战区联合作战向实战深度拓展;

5. 也门局势严峻,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护航撤离中国公民;

6. 人民解放军空军走向西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新型轰-6K引人关注;

7. 南京虐童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8. 美国防长对中国发出强烈警告;

9. 日本借助G7国家制约中国,明显推动车轮;

10. 博鳌亚洲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关于当今国际战争的新闻报道并写下读后感

写读后感要注意:

首先设定一个境界,将所读文章引出,后接一句自己的深切感受。

接着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再将你的想法另起一段,汇入真情实感。

结合自身生活实际,阐述你对文章的看法。

最后提升主题。

简单总结为四个步骤:引、议、联、结。

最近有什么重大事实新闻

国内:

8月10日:我国航母平台瓦良格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8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广东省深圳市会见了来华访问并出席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

8月12日: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开幕;

8月13日:西班牙籍足球教练卡马乔被任命为国足主教练;

8月14日:杭州市中心刀茅巷快递公司发生爆炸,造成两人受伤;

8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渤海溢油事件持续两个月仍未遏制,康菲承认未尽职责。

国外:

8月11日:欧美股市在经历暴跌后,实现报复性反弹,美股大涨4%,欧洲市场涨幅均超3%;

8月12日:中日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8月13日:1、俄“库尔斯克”核潜艇发生事故;

最近关于战争的新闻,简短概括最近国际新闻关于以色列与战争

2、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达北京,正式履职;

8月14日:美国发生两起坠机事故,造成6人遇难,4人幸免;

8月15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发生舞台坍塌事件。

简短概括最近国际新闻关于以色列与战争

加沙地区的主要人口是巴勒斯坦人,他们期盼建立巴勒斯坦国,但至今未能实现。

在二战前,这片地区并没有以色列国,而是大多数是巴勒斯坦人。二战后,联合国通过决议,允许犹太人在这里定居,因此巴勒斯坦人认为以色列人抢走了他们的土地,并且唯有通过战争来争回领土。巴勒斯坦曾得到多个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他们与以色列展开了五次战争,企图消灭以色列。然而,由于美国的支持,以色列不仅幸存,并占据了不少阿拉伯地区的土地。最终,中东的国家意识到无法打败以色列,因此选择了不再动手。

不过,巴勒斯坦内部的哈马斯组织,始终宣誓要消灭以色列,因此他们采取的方法包括自杀式袭击和搭载火箭弹的攻击。2008年12月,哈马斯加大了火箭弹的攻击,令以色列忍无可忍,与其展开报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