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讯 关于归化球员的选择,北青体育发表意见,指出在这一问题上应更加谨慎,不要为了归化而盲目引进。对于中国足协和国足来说,仅仅锁定潜在的归化目标远不足够。
首先,即使有俱乐部愿意“为国养仕”,将一些具备一定能力的外援纳入考虑,但这些球员是否真的优于同位置的本土球员也需全面评估。例如,目前已被归化的山东泰山队球员德尔加多,在最近几个赛季里难以获得主力位置,那么他又如何能帮助国家队呢?
再来看看印尼队与我国男足18强赛小组对手之间的差异。在这方面,与大多数来自中超俱乐部的新加入国脚不同,印尼队所有现役归化国脚均源自海外联赛。去年10月,他们客战中国时首发阵容中,有高达10名都是归化选手,其中包括了已经成为意甲威尼斯绝对主力的位置中的伊泽斯,以及效力荷甲球队希尔格斯、海耶等人。此外,还有边锋奥拉特曼戈恩,他则是在比利时甲级联赛登德俱乐部踢球。这些虽然部分未必是各自俱乐部的重要一员,但他们所参与到欧、美职业联赛中的锻炼,无疑提升了比赛阅读能力及身体素质。而相比之下,这些国外顶级赛事训练和竞赛质量显然更胜于中国职业联赛。如武磊从西班牙人回到国内后,其表现便证明了这种降维打击效果。
另一方面,当涉及年轻潜在歧视者的问题时,中国足球面临着某种局限性。例如之前曾有媒体提及天乐、高宇洋、杨瑞安以及郑泽彦等华裔年轻人才可能会与国家队接洽。然而,这类传闻往往只是停留在想象层面。其中诞生于2003年的天乐,如今已成为阿贾克斯豪门的一名轮换主力,并且因其具有5/8血统符合被归化条件。但由于他去年来年参加荷兰U21集训并表示倾向代表荷兰出战,因此他的情况较复杂。同样地,其他如杨瑞安和郑泽彦等华裔运动员也持相似态度。他们普遍偏爱竞技水平更高、更专业程度更深厚的平台,而不是转投国内。因此,在金元退潮之后,中国职场很难用过高溢价吸引优秀新秀加盟,从这个角度看,引进合适的人才变得愈加艰巨。
总而言之,中超俱或国家团队都不应该只追求数量上的增加,应当对此事采取审慎态度,以确保每位新成员能够真正增强整体实力,而非单纯为了满足形式上的需求。